没有账号?| 马上注册
车路云概念彻底火了!最新研判

白了白 2024/7/14 1:51:58 303 0




“车路云”正逐渐成为市场关注热点。
日前,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按照开展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以下简称应用试点)工作安排,在北京、上海、重庆等20个城市(联合体)开展应用试点。在一系列利好密集催化之下,“车路云”概念相关个股掀起涨停潮,车路云指数单日一度大涨近6%,近四个交易日累计涨幅更是超10%。
“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如何?如何看待当前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竞争格局?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中,哪些细分领域具有投资潜力?“车路云一体化”背后的投资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又有哪些?对此中国基金报记者采访了四位公募投研人士,他们是:汇丰晋信双核策略基金经理韦钰、融通转型三动力基金经理张鹏、东吴基金权益基金经理张浩佳、民生加银基金汽车行业研究员董士萱。
这些投研人士认为,“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并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相关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给资本市场带来巨大投资机遇,车与路的通信OBU、车内通信T-BOX、网关等产品或会先受益。
“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前景广阔
中国基金报记者:“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发布,您如何评价“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
韦钰:根据目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的两条路径来看,国外以特斯拉为首的采用单车智能方案,而国内所采用的方案是单车智能+V2X形成的“车路云一体化”方案,通过整合车辆、道路基础设施和云端数据,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环境感知图像,进一步提高汽车的智能化程度。相较于单车智能,“车路云一体化”在通过路侧设施和云端系统的辅助,具备更广泛的感知能力与数据处理能力,能够弥补单车智能在解决Cornercase(罕见路况)一些长尾数据的局限性。
“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对于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赋能主要有两方面。第一,扩展产业边界:通过汽车、交通、通信等行业协同发展,产业边界也进一步扩大。到2025年,“车路云一体化”将为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带来超过千亿的产业增量,其中包括智能驾驶、智能座舱软硬件、车载应用软件、车载通信单元、整车终端产品和创新应用等领域。
第二,应用的多样性:车路协同的紧密联动,结合智慧城市、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等需求,应用场景将从单车智能化拓展至智慧公交、智慧乘用车、自动泊车、城市物流、自动配送等多场景的规模化应用,一方面满足公众的移动出行需求,提升城市交通安全,另一方面满足不同的商用场景的车辆作业需求,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效能。
张鹏:“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这一技术通过将车辆、道路基础设施以及云平台的深度融合,实现了数据的实时交互和协同决策,从而提升了智能网联汽车的安全性、效率和智能化水平。
随着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车路云一体化”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完善。目前全国已经建立了多个国家级测试示范区和智慧城市,开展了大规模的道路测试和多场景示范应用。“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在智能网联汽车行业的应用前景十分可观,有望成为推动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力量。
董士萱:“车路云一体化”在智能网联的应用前景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第一是感知强化,全局无死角,提升安全性;第二是车与车之间进行交互;第三是提升城市交通运行效率;第四是交通事故责任确认。
“车路云一体化”的推进为投资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机会
中国基金报记者:目前有哪些“车路云一体化”相关的政策支持或市场动态,您认为对基金投资有重要影响?
韦钰:今年以来有几个重大催化节点:第一,五部委年初就已印发了“车路云一体化”的试点工作通知,试点期是在2024年至2026年,期间也提出分类实施政策提升车端联网率等,为全年以及明后年“车路云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调。
第二,5月底发布的北京市“车路云一体化”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模将近百亿规模。紧随其后,武汉也发布了170亿的“车路云一体化”的项目。除了北京、武汉,浙江、广东、江苏、上海也陆陆续续开启了相关的招投标工作。
第三,近期,国家部委批复第一批20个“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包括北京、上海、重庆、浙江、江苏等地,整体体量接近千亿。预期成果是建成低时延高可靠的网联云控基础设施,促进多场景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探索形成“车路云一体化”投建运新型商业模式,形成统一的标准与测试评价体系。
“车路云一体化”的推进提供了新的投资视角和机会。除了原来单车智能所涉及的车载传感器、芯片等环节之外,“车路云一体化”的建设无论是高速公路网还是城市道路,都将迎来一波数字化、智能化改造的需求高潮,路侧智能设施、云计算平台等投资机会也在增加。
张鹏:从基金投资的角度来看,政策的明确支持能够给予投资者信心,后续相关试点项目在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有望更快落地,因此该板块能够从前期概念板块进一步转化为真正能够落地的产业板块,从而成为基金投资的长期备选。
张浩佳:“车路云一体化”已经逐步有政策落地,试点城市也在逐步出台,其背后也代表了新一轮产业的逐步落地,随着人工智能的加速发展以及电动车的普及,无人驾驶技术也在逐步成熟,“车路云一体化”能较好地与无人驾驶技术相结合,有望带动整个行业的加速发展。近期来看,萝卜快跑等无人汽车的试点也反映了整个产业在逐步走向成熟。目前来看,“车路云一体化”的实施也需要自上而下的政策支持,各个城市试点政策的推出可能也会对行业有较大影响,同时,类似萝卜快跑等驾驶体验的落地或也会让市场更加容易去验证行业的发展。
目前处在竞争格局重塑时期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如何看待当前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竞争格局?针对“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您主要关注哪些指标或数据?
韦钰:“车路云一体化”的发展,也在加大智能网联汽车的竞争激烈程度。从当前智能网联汽车的竞争格局来看,主要包括传统车企、造车新势力、科技巨头、初创科技公司等几类。
针对“车路云一体化”技术,主要有三个阶段,包括融合感知、协同决策和协同控制。当前处在迈向协同控制阶段,目前明确规定自动驾驶车辆要具备网联化,接入车路协同系统实现更高等级自动驾驶的应用。“车路云一体化”不仅要解决自动驾驶的问题,同时还需要解决智能交通以及智慧城市等综合性的问题。所以我们目前会对路侧感知类型准确度、位置相关准确度以及交通事件相关准确度方面会特别关注。
张鹏:智能网联汽车的竞争格局分为单车智能和“车路云一体化”技术供应商的竞争格局。目前单车智能主要是新势力品牌和主机厂的竞争,大家围绕品牌、智驾实力、成本等不断竞争,最终为用户提供买得起的好用的智能驾驶汽车,目前处在格局重塑时期。而在“车路云一体化”的推进下,首先会先对路口、车辆进行改造,目前可以提供相关服务的供应商角度,可能会具备一定地域属性,核心看,厂商是否能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更大的覆盖范围,以及解决方案达到的效果。
针对“车路云一体化”技术,主要关注技术集成度、基础设施覆盖、车载终端普及率等,可观察智能网联汽车和“车路云一体化”技术的进展。
张浩佳:目前,无人驾驶逐步落地,智能网联汽车仍在发展初期,各个公司都在加大投入,行业仍处于加速发展和产品落地阶段,还没有出现绝对稳定的格局,针对“车路云一体化”技术,政策和试点城市的推进是相对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同时技术推广后,产品体验感是否较好也需要紧密追踪。
董士萱:“车路云”领域的产业链主要包括:一级承包商,通常为各地的国企央企,将整个地方项目承接下来;二级承建商,通常为具有方案总包能力的民企;三级设备商,二级承建商中标后,会负责整个项目的建设,部分设备可能会再找上游购买。
“车路云”市场竞争格局或会好于市场预期,主要原因是具备丰富项目经验的承建商国内较少,而一旦工程项目最终验收出现问题,相关政府部门会受到问责,因此不敢轻易选择承建商。核心指标在于招标金额、招标数量、各个项目国债占投资额比重。
关注车与路相关通信OBU、车内通信T-BOX、网关等
中国基金报记者:“车路云一体化”概念的兴起对您的投资策略有哪些具体影响?在您的投资组合中,您是如何考虑将“车路云一体化”相关企业纳入考量的?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中,哪些环节或企业您认为最具投资潜力?
韦钰:“车路云一体化”是国内智能网联汽车的长期发展趋势,可通过在投资组合中纳入不同领域的“车路云一体化”相关企业,实现投资组合的多样化,分散投资风险。
从“车路云一体化”角度出发,目前参与方主要智能交通类、车路协同初创类、智驾互联网造车类、通信类、电信运营商等。
从投资角度来看,车与路的通信OBU、车内通信T-BOX、网关等产品,也是会先受益的部分,且目前车端V2X的渗透率不足5%,具备较大的增长潜力。同时,根据当前各地智能网联汽车示范运营区域的加速推进,出租车、公交车,还有物流、港口运输等商业化场景处在规模化落地进程中,从现有商业模式的跑通来看,“车路云”建设也有望带来商用车的快速落地,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盈利,具备较大的商业化潜力。而对于单车智能,车端感知的硬件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车载摄像头等产品也会同步受益。
张鹏:“车路云一体化”具有国家顶层部门明确的政策支持,同时地方省份的试点项目也在加速推动,技术层面不断创新,产业发展已经开始加速,因此该板块应该成为投资组合的选择范围。
相关企业中,主要从技术、产业链位置、政策、背景业务卡位、企业基本面等角度去考量。从企业参与环节来看,具有传感器和硬件制造商、软件和算法开发商、通信基础设施提供商、云服务平台、系统集成商、服务和运营提供商、政策受益者等。
张浩佳:“车路云一体化”概念的兴起也是无人驾驶技术逐步成熟的体现,无人驾驶技术也是AI+的重要体现,“车路云一体化”也是值得重点关注的方向。“车路云一体化”的基础建设投资,设备投资等都值得重点关注,随着试点城市的落地,预计相关城市对于“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带动的设备等需求可能使得部分上市公司受益;同时,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中,无人驾驶技术需要汽车在传感器、底盘、摄像头、芯片、电力电子等方向进行加大投入,这些方向或也值得重点关注。
董士萱:“车路云一体化”目前是国内少数财政加杠杆的方向,也是代表着新基建的方向,是实现自动驾驶的中国特色路径。因此相关资本开支会有显著的增量,将会给整个产业链带来利润的增益。
短期或有过热,这是长期趋势
中国基金报记者:受此消息影响,“车路云一体化”概念大涨。您如何看待一些“车路云一体化”概念股当下的市场表现和投资价值?估值水平合理吗?是否存在过热现象?
韦钰:由于政策利好和产业成熟度提升,“车路云一体化”概念股在市场中表现活跃,出现了多股涨停的情况。从北京百亿项目后至今,具有“车路云一体化”技术及路侧端产品的综合型厂商涨幅居前,部分个股涨幅超50%。
任何新兴行业在快速发展期都可能出现市场过热的情况,这可能会导致某些股票的价格短期内偏离其内在价值。因此,考虑将“车路云一体化”相关企业纳入投资组合时,应关注企业在车联网、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等方面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布局,以及它们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增长潜力。
长期来看,“车路云一体化”仍然具备较大的投资价值。首先从政策导向来看,2024年是“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元年,2025年至2026年也会加速推广落地,相关的招投标项目也在稳步推进,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相关厂商的经营效益;其次,从产业空间来看,“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到2025年将从车端、路端、云端预计为整体产业带来7000亿以上的增量空间,到2030年或将形成万亿空间;最后,“车路云一体化”试点城市级示范区域所带来商业化落地,在成熟后复制到其他城市和区域,有助于实现智能网联汽车的盈利闭环,有望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张鹏:“车路云一体化”是一个长期趋势,相关政策的发布确定了其建设的存在性和必要性,因此相关概念股票大涨,反映市场对于未来趋势的期待。但从估值水平来看,因为现在的实际建设刚刚起步,尚未真正反映到相关标的基本面,估值肯定是具有一定溢价。可以根据后续的建设进程,以及未来参与厂商的份额再优中选优进行布局。因此长期来看,还需进一步观察后续的政策支持、项目落地和企业参与情况等。
张浩佳:目前“车路云一体化”还在发展初期,试点城市及相关政策也才刚刚推出,所以产业发展也仍在初期,如果随着无人驾驶的落地,伴随“车路云一体化”全面成熟,那么远期看行业的发展空间还是值得期待的。当前市场对这一领域的关注度相对比较高,但目前整个产业可能还没有到达成熟阶段,也没有到产业投资过热的阶段。
董士萱:从长期来看,目前估值存在低估,主要逻辑是车路云的市场空间远远超过ETC,预期高速叠加城市年化空间可以达到超1000亿元。因此相关企业收入利润有望实现大幅度增长。从今年来看,目前估值偏贵。
关注技术、政策和法规等风险
中国基金报记者:您认为投资者应如何识别和评估“车路云一体化”背后的投资风险?有哪些不确定因素需要考虑?
韦钰:第一是技术风险:目前“车路云一体化”处于建设初期,面临平台架构不统一、基础设施“碎片化”、数据“孤岛化”、数据质量待提升等诸多方面的痛点。同时,在真实道路交通环境下,车路云一体化仍面临复杂的交通环境、Cornercase(罕见路况)等挑战,还需要大量关键技术创新。
第二是政策和法规风险:智能网联汽车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相关的配套政策还在逐步完善推进的过程中,车路云一体化涉及的技术标准统一的进度,可能会影响不同系统和设备之间的兼容性和互联互通。
张鹏:一是推进进度需要持续关注,当前试点城市名单为20个,但是实际建设改造的过程中会需要资金、政策、改造计划、厂商的互相配合和协同,如果推进进度不及预期,会影响标的基本面的呈现。
二是需要持续关注技术的变革和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整体仍处于行业导入期,消费者出于出行安全、消费习惯等考虑或许对智能驾驶的接受需要一定的时间,技术的变化会相应改变使用者的使用习惯,适应过程可能会存在一定摩擦,需要保证使用者安全,并且进一步进行市场培育。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